你的位置:湖北楚顺汽车有限公司 > 产品展示 > 这3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打,家长再生气也别动手,孩子长大感谢你
产品展示
这3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打,家长再生气也别动手,孩子长大感谢你
发布日期:2022-08-22 23:35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文章原创,版权归本作者所有,欢迎个人转发分享!

虽然现在很多家庭讲究科学育儿,但仍有不少父母奉行\"不打不成器\"这条所谓的\"金科玉律\"。特别是孩子犯错之后,他们认为打一顿更能让娃长记性,随手抓到什么就往孩子身上打,并不会考虑有3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打不得的,否则孩子可能会记恨父母终身。

案例

刚上高中的雯雯带手机去学校被老师没收了,还被请了家长,爸爸跟老师扬言回家要好好教训她。回到家的雯雯气鼓鼓的,晚上和爸爸妈妈吃饭时故意把碗筷弄得哐啷响。\"好好吃饭,别耍脾气,带手机去学校本来就是你的不对。\"一旁的妈妈劝说道道,雯雯\"噢\"了一句。

\"你这是什么态度,噢什么噢?是不是太久不打你皮痒了!\"一旁的爸爸非常生气。听到爸爸这么说,雯雯脾气就上来了,对着爸爸吼道:\"你打啊!你从小到大打我还少吗,我不过是你的出气筒罢了!我恨你们!\"说完雯雯哭着跑进了自己房间。

听到雯雯的话,爸爸抄起角落的扫把就要追着女儿打,当即被妈妈制止了。孩子的那句\"我恨你们\"不经意间把妈妈的心刺伤了,她怎么也想不明白, 微山县文化馆自己整天操心女儿,为什么孩子会反过来如此怨恨自己。

在看到女儿绝望的眼神之后,妈妈明白了,孩子爸爸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实在暴力,小时候女儿经常被打得皮开肉绽,而她却总是袖手旁观。这个家庭,需要好好聊一聊了。

分析

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小时候打孩子,认为\"孩子还小不记得\"\"孩子小不怕疼,我打了他们也不会记恨\",其实大错特错。

5岁以后的孩子多少有些记事能力了,产品展示即使他们不记得父母为什么打自己,那种被父母追着打的痛苦与绝望也会时不时出现在记忆里,让他们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被爱过。

从小就被\"棍棒教育\"的孩子,长大后是很难快乐的,也不会感谢自己的父母。家长要明白,以下3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打,再生气也别动手,孩子将来会更优秀。

这3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打,家长再生气也别动手,孩子长大感谢你

1.3岁之前的孩子不能打

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处于无意识阶段,一些行为只是自然反应。即使他们做错了什么,父母想打他们进行教育,他们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甚至还会因为父母的打骂而不安。

直白来说,父母打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过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、给孩子增添恐惧罢了,根本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。

2. 6岁以后的孩子不要打

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已经上学,接触了不少的同龄人,也渐渐在意自己的自尊。如果在这个年纪经常打骂孩子,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尊很受伤,尤其是在孩子的同学朋友面前,那种羞愧可以让他们难受好几天。

3.青春期的孩子不要打

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会有逆反心理,父母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,可能真的会打孩子。但这个年纪的孩子通常是\"吃软不吃硬\",家长非要和他们\"硬碰硬\",采取暴力的方式教育,只会导致两败俱伤,甚至是亲子关系破裂。

今日互动话题:你有在孩子这3个年龄段动过手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哦!

本文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

Powered by 湖北楚顺汽车有限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站群系统 © 2013-2022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